浏览: 1257 时间: 2021-07-18 热处理 钢材退火的经典诠释(软化退火) 软化退火的目的就是提高材料的成形性和可加工性!并非所有材料都必须设计成能承受很高的机械载荷。例如,对于带有铣槽的弯曲金属板,材料不必能够吸收高强度的力。相反,材料选择的重点是钢的良好成形性和可加工性。为了生产更经济,这在大批量自动化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可能有必要调整钢的微观结构,使其能够更好地成形和/或加工。特别是在成形性方面,因此有必要产生相应的软化组织。这可以通过所谓的软化退火来实现。图3:软化退火的温度范围在软化退火过程中,亚共析钢被刚好加热到PS线以下,这样渗碳体就不会分解。层状渗碳体现在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扩散过程转变成热力学上更有利的圆形。珠光体中的条状渗碳体转变为球状渗碳体。渗碳体分解成圆形后,钢慢慢冷却。与亚共析钢相比,过共析钢在软化退火过程中加热,温度略高于或围绕PSK线振荡。 图4:软化退火通过在软退火前对钢进行淬火,可以获得具有细小球状渗碳体的均匀组织。球状渗碳体由相对均匀的马氏体组织形成。经软化退火处理后,由于球状渗碳体的存在,钢的成形性能明显提高。其原因在于促进了位错运动。当条形渗碳体片层从晶粒的一端向另一端完全延伸时,球状渗碳体仅偶尔出现在晶粒中。因此,球状渗碳体对位错运动的阻碍不如完全穿过条形渗碳体。变形能力相应增加,硬度降低。由于成形力的减小,有助于后续的轧制、弯曲、深冲等工艺的实现。此外,球状渗碳体具有更好的可切削性,因为与片状渗碳体相比,球状渗碳体对刀具切削刃的阻力较小。这相应地增加了工具的耐久性。 与片状渗碳体相比,球状渗碳体提高了微观组织的可加工性!下面的微观组织照片显示出软化退火钢C45中渗碳体片层分解成了小圆球。 图5:C45钢软化退火微观组织照片碳含量低于0.3%的亚共析钢通常不进行软退火,因为这些钢无论如何都比较软。尽管这些钢已经具有良好的成形性,但由于增加了在刀具边缘形成刀瘤的倾向,它们的可加工性并不是很好。为了使这些低碳钢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下面描述的粗晶粒退火可以用作热处理手段。 宋体渗碳退火软化 上一篇: 钢材退火的经典诠释(粗晶退火) 下一篇: 钢材退火的经典诠释(正火) 评论 提交回复 分类 铸造技术 炼钢技术 锻造技术 轧钢技术 理化技术 热处理 焊接技术 同类推荐 模具热处理的一些经验分享 从业热处理工作必备知识 淬火质量缺陷及控制总结 退氮处理知识 弹簧钢的热处理工艺 重载道岔尖轨跟端锻压及热处理工艺研究 钢材退火的经典诠释(去应力退火) 弹簧钢的热处理特点 钢材退火的经典诠释(扩散和固溶退火) 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的选择 热处理工艺,必须要达到这八种境界 钢材退火的经典诠释(软化退火)